李德威

发表时间:2017-05-11编辑:点击:


姓 名:李德威

联系方式:

dewei89@sina.com

研究兴趣

(1)地球系统动力学;

(2)地热能理论与应用;

(3)无机油气成因及其与有机油气藏的关系。

讲授课程

本科生:构造地质学;研究生:解析构造学

招收研究生方向

地球系统动力学;应用构造学

个人资料


李德威,1962年6月1日生,博士、教授、博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总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常务编委,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委。1997年12月-1999年1月、2007年4月-2008年4月为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和UCLA访问学者。负责科技部973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调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80余篇。2011年和2012年曾两次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曾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3年,名列第一),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2年名列第一,2013年名列第二),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一等奖(199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届十大杰出青年(199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创新学术团队带头人。2009年10月由湖北电视台拍摄的《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电视专题片,获得2009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三等奖,2010年获得第五届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

过去:(1)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2)盆山耦合、盆山成因及油气成藏;(3)构造控矿;(4)陆内地震成因与地震预测;(5)地壳稳定性评价。

现在:(1)地球系统动力学;(2)地热能理论与应用;(3)无机油气成因及其与有机油气藏的关系。

未来:(1)宇宙系统动力学(地宇关系);(2)深层地热能开发。

 

主要学术贡献:

新发现:九岭南缘逆冲推覆体根带韧性剪切带(1983-1985年);长江中下游多层次拆离断层(1986-1989年);江西大背坞含金剪切带(1989年,现在已经成为大型金矿床);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1991-1992年,世界最大的MCC);拉轨岗日链状热隆伸展构造或变质核杂岩(1992,2002);雅鲁藏布江地幔韧性剪切带(1991-1993年);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透镜网络系统及其成因(1993);羌塘多层次热隆伸展构造系统及地壳三维非均匀流变(1995-2000年);滇中伸展构造及其控矿作用(1998);喜马拉雅中新世麻粒岩和苦橄玄武岩或科马提岩(2001-2003年);可可西里中新世埃达克质火山岩及其下地壳包体(2003-2004年);班公湖盐类矿床(2011年);班公湖东侧亚龙铁铜矿床(2012年);班怒、狮泉河结合带控制晚白垩世磨拉石建造的伸展构造系统(2011-2013);柴达木盆地南部上新世震积岩(2012年);云南建水二叠纪高镁火山岩(2013-2014年)。

新认识:陆内热隆伸展四位一体成矿作用(1991-1992年);下地壳流动导致盆山耦合-层流构造(1992-1995年);成矿动力学(1993年);四维动态成矿理论(1993年);含金剪切带叠加和转换成矿模式(1993年);碰撞造陆(1993年以来);特提斯洋陆向南定向迁移与伸缩转换规律(1994-2008年);青藏高原分区块、分阶段、分体制隆升过程与机理(1993-2010);陆内地震热流体成因(1995-2013年);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1995-2010年);以超洋陆、洋陆和盆山为基本单元的动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思想(2003年);多级物质循环与地球系统动力学(2005-2014年);青藏高原和大陆盆山系统三阶段地质演化规律(2008年);中亚巨型右行剪切带,中新世以来位移量大于900km的(2008-2013年);热流体撞击地震和滑坡关联成因、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2008-1015年);雅鲁藏布江反转过程及成因(2010);洋陆与盆山耦合机理(2010-2014年);地壳热流活动与地壳(工程)性评价(2010-2013年);陆内地震构造系统(2010-2014);地核、地幔、地壳层流与超洋陆、洋陆、盆山的关联机理(2011-2015年);热灾害链与灾害预测(2011-2014年);取热减灾减排(2011-2013年);巨型热灾害链与生物灭绝(2013-2014);地热能综合分类(2014-2015);干热岩地热能成因(2014-2015);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评价、勘查方法(2015);干热岩地热能选区准则(2015);热流体关联资源、能源、灾害、环境、工程稳定性联勘共探新思路(2012-2015)。

科学预测及其验证:1994年准确预测了青藏高原南部四条金属成矿带和多个超大型和大型铜、铁、铅锌、金等矿床的矿集区(被2000年以来的地质矿床大调查证实);中国东部古造山带或高原(1997年);对芦山、鲁旬、景谷、康定等强震进行了准确的长期、中期预测(2008-2013)。

代表性论文

(1)李德威.江西九岭南缘逆冲推覆体根带糜棱岩研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12(5):511-517.

(2)李德威,江西大背坞含金剪切带初探,江西地质,1991,5(1):61-68

(3)李德威,傅昭仁.长江中下流多层次滑脱剥离系及其成矿作用.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 16(6):670,680.

(4)李德威.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17(5):539-545.

(5)李德威.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3):211-220.

(6)李德威.成矿动力学刍议.地球科学,1993,18(4):407-413.

(7)李德威.含金剪切带的类型划分成矿机理.矿床地质,1993,12(2):148-155.

(8)李德威.大陆构造样式及大陆动力学模式初探.地球科学进展,1993,8(5):88-93.

(9)李德威,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中幔型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意义,地球科学,1994,19(4):454-460.

(10)李德威,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规律及动力成矿模式,地质找矿论丛,1994,9(2):41-51.

(11)李德威,藏南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桂林治金地质学院报,1994,14(2):131-138.

(12)李德威,古生代末期以来青藏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轮廓,地矿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放研究实验1994年年报,地震出版社,1994,160-162.

(13)李德威,再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地球科学,1995,20(1):19-26.

(14)李德威,西藏罗布莎蛇绿岩中透镜网络的特征及成因,中国区域地质,1995,(1):50-56.

(15)李德威等,滇中多尺度地质异常的构造背景场,地球科学,1998,23(2): 137-140.

(16)李德威、纪云龙,大陆下地壳层流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地震地质,2000,22(1):89-96.

(17)李德威,廖群安,袁晏明,易顺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核部杂岩中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地球科学,2002,27(1):80,96.

(18)李德威,刘德民,廖群安,张雄华,藏南萨迦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及其成因地质通报2003,22(5):303-307.

(19)李德威.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地学前缘,2003,10(2):291-292.

(20)李德威,廖群安,袁晏明,万渝生,刘德民,张雄华,易顺华,曹树钊,谢德凡.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日玛那麻粒岩锆石U-Pb年代学.科学通报,2003,48(20):2176-2179.

(21)李德威,廖群安,张雄华,易顺华,曹树钊.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深成相和超浅成相超镁铁岩的发现及意义.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8(6):652,694.

(22)李德威.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8(6):593-600.

(23)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纲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3):285-294

(24)李德威.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地质科技情报, 2005,24(3):48-54.

(25)李德威.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科学问题.地质科技情报,2006,25(2):1-10.

(26)李德威.大陆下地壳流动:渠流还是层流?地学前缘,2008, 15(3):130-139.

(27)李德威.大陆板内地震的发震机理与地预报-以汶川地震为例.地质科技情报, 2008,27(5):1-6.

(28)李德威.青藏高原及邻区三阶段构造演化与成矿演化.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33(6):723-742.

(29)李德威,夏义平,徐礼贵,大陆板内盆山耦合及盆山成因—以青藏高原及周边盆地为例.地学前缘, 2009,16 (3) :110 - 119.

(30) Li Dewei. Temporal-Spatial Structure of Intraplate Uplif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ActaGeologicaSinica,. 2010, 84(1): 105–134.

(31)李德威.东昆仑、玉树、汶川地震的发生规律和形成机理-兼论大陆地震成因与预测.地学前缘, 2010, 17(5) :179 - 192.

(32)朱萌,李德威,刘德民,朱云海,罗文行,秦雅东.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更新统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古地理学报,2011,13(6):657-664.

(33)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与地震成因及其四维预测.香山科学会议编:科学前沿与未来(2009-2011),科学出版社,2011,184-195.

(34)李德威.初论地球自然灾害系统.地质科技情报,2012,31 (5): 69-75.

(35)李德威,陈桂凡,陈继乐,郝海健,地震预测-从芦山地震到大陆地震.地学前缘,2013,20 (3):1-10

(36)李德威,地球多级循环及其资源、能源、灾害、环境效应.地质科技情报,2014,33(1):1-8

(37)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与取热减灾减排,地学前缘,2014,21(6):243-253.

(38)李德威,陈继乐,陈桂凡,梁桑.大陆地震构造系统-以青藏高原及邻区为例.地球科学,2014,39(6):1763-1775

(39)李德威.鲁甸、景谷、康定地震预测的原理、方法及其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39(1):1-14.

(40)李德威,王焰新,干热岩地热能研究与开发的若干重大问题.地球科学,2015, 40(11):1-12

专著

(1)傅昭仁、李德威、李先福、王显达,1992,变质核杂岩及剥离断层的控矿构造解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李德威、李先福,1993,四维动态成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以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区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李德威,张雄华,廖群安等,2014,1:25万定结县幅、陈塘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李德威,王国灿,魏启荣等,2014,1:25万库赛湖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王国灿,李德威,魏启荣等,2014,1:25万不冻泉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负责的部分科研项目

国家计委专项基金:滇中地区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研究(专题负责人),1995—1997。

新星石油总公司:西藏羌塘特提斯构造演化及中生代含气油盆地研究,1996—1999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定结县幅、陈塘区幅区域地质调查,1999-2002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库赛湖幅、不冻泉幅区域地质调查(与王国灿教授共同负责),2003-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下地壳麻粒岩的变形和流变学,2006-2008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西部盆山耦合与盆山成因研究,2005-2006年。

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973预研究):雅江流域晚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岩浆活动,2005-2007年。

福建大田县人民政府:福建大田县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2007-20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的耦合过程研究,2007-2008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耦合过程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2009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区岩体稳定性评价技术方法,2009-2012年(与唐辉民教授共同负责)。

中广核:浙江苍南核电厂址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调查,2010

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日土地区4幅地质调查,2010-2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公司:柴西南-东昆仑地区区域构造研究,89万元,2010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卡易错地区4幅地质调查,2011-2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公司: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区域地质构造与油气成藏研究,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额创新项目: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下地壳流动方向的初步研究,2012。

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1∶5万龙朋、曲溪、甸尾、羊街农场、坝心、建水县6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12-2014。

教授课程

面向本科生讲授过《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大陆动力学》、《构造分析》等课程。

面向研究生讲授过《高级构造地质学》、《构造分析》、《解析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应用构造学》、《固体地球科学前沿》(部分)等课程。

 

指导学生

指导博士研究生13人(含在读)

指导硕士研究生59人(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