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27日,我院地球物质科学系党支部教师赴河北承德,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教研室、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发展规划处、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四方联合开展了党建-教学-科研联建活动,共同打造打造校地融合发展新典范。
4月26日上午,四方单位齐聚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共同开展党建联学活动。活动伊始,第四地质大队队长、党委副书记曹磊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四队近年来围绕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发展过程中的迫切需求。随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承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伟先后讲话,衷心感谢第四地质大队承办本次活动,并深情回顾了京汉两系(教研室)多年来的深厚兄弟情谊,同时强调了新时代背景下校地融合对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意义。河北省地矿局发展规划处处长白永辉在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校地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合作方案。在交流讨论环节,各位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各单位间充分交流了意见。紧接着,在地质四队党委书记王朝带领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通过学习,大家更加坚定了“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的信念。
最后,四方单位共同签署了联学共建协议书,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建立了框架。
当天上午,在第四地质大队引导下,两校人员还共同前往黑山铁矿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在下午对矿区保存的岩芯样品开展细致观察。黑山铁矿床是大庙斜长岩杂岩体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大型铁矿床,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铁矿石量)超过1亿吨,其重要性和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两校老师与四队工程师们,积极互动,围绕铁矿石的形成机理、开采技术、选冶工艺等开展了热烈讨论,通过交流,大家对黑山铁矿的成矿机制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4月27日上午,四单位人员在四队会议室举行了一场课程建设-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郑建平、马强、王伟、平先权、刘鹏雷和王健老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炳松、张招崇、朱弟成、杨宗锋、程志国和李小伟老师,以及四队的王晓东高工共13位报告人,分别就大庙斜长岩体型钒钛磁铁矿床、地球多圈层物质循环、矿物岩石方向课程建设、改革和教学、深部挥发分、古大陆再造与板块重组等多个方向开展了深入交流。
此次联建活动通过创新校地合作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推动地质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提升资源勘查效率注入了强劲动能。未来,各方将持续强化合作,力争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标志性成果,为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屏障、推动地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与实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