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建华 5月9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杰同志到地学院调研指导工作,重点了解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进展、未来学科发展定位以及“十五五”规划的思路。学院党委书记刘世勇、院长吴元保以及其他班子成员参会交流。
刘世勇从学院党建基本情况、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党建思政工作模式与特色、典型成效和未来重点工作几方面汇报了学院党建思政工作。学院形成了以“头雁引航”“强基提质”“培根铸魂”“精准赋能”“先锋示范”五个工程为基础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党政融合、互融互促的工作格局,“党建+”(党建+教育教学、党建+学科专业、党建+学术科研、党建+创新创业)为具体实施路径的大党建工作特色等。他表示,学院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发展转型和教育数智化变革。
吴元保从学院概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汇报学院发展情况。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地质学学科评估保持“A+”水平,地质学科进入ESI前万分之一,2021年启动新一轮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围绕深地科学、地球生物学、健康地学和行星科学开展科学研究,深化学科转型发展;国家级人才计划申报成效突出;构建“大地学+新地学”的新课程体系,衔接新课程体系的教材建设,推进教育数智化变革,推进国际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引领地球生物学发展,巩固深地科学研究优势,推动行星科学发展;持续优化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布局规划,打造专业基础型、专业创新型、智慧互动型教学实验室。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他分析了学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学校给予的支持。
楚道亮、佘振兵、马强分别汇报了学院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进展。
刘杰书记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效,并就下一步科学发展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学院文化;二要明晰发展定位,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从国际学术主流中寻找学科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设置,不拘一格吸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要加强学术创新和科技引领,在基础理论创新上做出“国家队”的贡献;四要大力引培顶尖人才,建设结构合理、有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五要系统谋划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六要加强与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融合发展;七要加强创新意识,以标志性成果和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目标,在优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高水平教材的出版、国家级奖励的申报、基础理论创新、成果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学院高水平发展。
本次调研使学院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为学院确保学科发展优势地位、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任务提供了工作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