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试点学院改革学术报告制度促进学术交流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16-04-08编辑:佚名点击:

通讯员:刘建华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学术环境构成要素,是促进和推动学术繁荣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术交流的质量和频次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学院的“精气神”。地球科学学院自试点改革以来,通过建立学术报告制等方式显著促进了学术交流,浓厚学术氛围,为“学术卓越”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以2015年为例,学院共举办地球系统科学论坛共计62期73人次(其中国外专家主讲20人次、国内校外专家主讲23人次)、“岩矿星”学术沙龙活动9期,此外还举办了有20多位杰青参与的 “地球科学青年论坛”、国际著名地球撞击坑研究专家Gordon Osinski博士主讲的“地球表面撞击坑”短期培训班、行星科学研究所开放周科普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精彩纷呈,为师生呈现了一道道学术大餐。

空前繁荣的学术交流氛围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学院一方面通过《地球科学学院学术报告制度条例》对教师主讲学术报告作出要求,规定在编教授、副教授每年至少做1-2次面向全校的学术报告,讲师、博士后每年至少做1次学术报告,并将其纳入教师教学影响力和服务体系考核参考指标。另一方面也通过《地球科学学院关于教师教学贡献力、学术影响力评估与奖励参行办法(试行)》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任职和国际学术活动,从校外邀请专家来院讲学也可以获得相应奖励或经费补贴。此外,学院还把组织“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作为学院11支科研团队的考核内容之一。种种措施有效地把教师主讲学术报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形成了学院学术交流的良性循环。